校长信箱
English  
首页| 关于苏外 | 新闻中心| 学部特色 | 学术科研 | 国际交流 | 教师队伍 | 党建文化 | 招生信息 | 家委会 | 校友会
 
  高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部新闻 > 高中
 

跨学科,深融合,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语教研活动

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春意正盎然,高新区高中教学研讨活动正蓬勃开展。422日下午,为深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跨学科学习与教学新样态,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在我校举办高中语文、英语学科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实践学科融合,共话教学发展。

高新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江宁老师和英语教研员刘菁健老师以及全区40岁以下高一语文、英语教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双语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是“屠呦呦”,涉及到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第三单元第七课《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Unit4 Reading Chinese scientist  wins 2015 Nobel Prize》,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科技城校区孙时倩老师、苏州外国语学校阳瑞颖老师、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孙晓丹老师、苏州外国语学校国淼分别展现了四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

孙时倩老师按照“形式—意义—应用”的总体思路设计教学,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导入,引导学生围绕屠呦呦团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青蒿素的研究来设计思维导图,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呈现解说,然后以“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来设计情景,请学生从各个身份视角,对屠呦呦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作出回应。最后挈领咀华,评功摆好”,结合不同维度,对嘉宾回应进行评析。

阳瑞颖老师以《诗经》改编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引入屠呦呦,先剖析文章体裁,新闻报道结构,再深挖文章细节,引导学生逐一找出青蒿素发明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屠呦呦成就的意义”供学生讨论,同学们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从医学进步、国际舞台、女性发展等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将整堂课推向高潮。

国淼老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次屠呦呦访谈会,扣紧“一棵济世草,满怀慈悲情”的主题,引领学生从向医而行、蒿草青青、蒿草青青三个方面思考问题,课堂上评选出三组代表到讲台上现场呈现。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国老师又创设情境,以主持人大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次访谈进行点评,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孙晓丹老师选取了与患疟疾的学生Jack的对话为引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随后重点引领学生分析屠呦呦的个人经历及青蒿素发现过程的时间线与细节,并带领同学们推导出其中展现的高风亮节等可贵品质。在课堂尾声,孙老师紧贴考试要求,请学生当堂写出一篇相关应用文,达到了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分享交流互动研讨活动中,四位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设计、教学过程、课程反思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说课,分享了他们在跨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心得感悟,在交流中也促进了学科间的互鉴共进。与会老师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热烈讨论,进行思想、理念的碰撞,在深度对话中分享智慧、启迪思想。

吴县中学景山校区的朱老师表示,孙时倩老师在课堂中运用多模态,巧妙设置问题链,学科之间的知识相辅相成,培养了学生创新、批判的思维。新区一中赵老师指出,阳瑞颖老师课堂灵动,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把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为跨学科学习树立了榜样。新区一中科技城校区王老师表示,国淼老师善于创设情境,以语文学习为基础,设计学习目标,切合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吴县中学李老师表示,孙晓丹老师教学设计有深度,课堂形式多样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深入践行了跨学科教学的评价标准。

活动最后,高新区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刘菁健老师说,本次活动是基于语言学习的语文、英语跨学科融合互通,目的在于打通学科壁垒,加强不同学科间思维方式、学习策略、文本教学的联通,实现学科间的融合。

高新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江宁老师说,关于屠呦呦入选高中教材理由,是文化自信,也是中西医文化交融的结果,在精神方面体现了立德树人。徐老师还肯定了老师们在立足文本教学,在情景设计、课堂引导、思维提升、学生展示方面的突出表现,建议围绕学习任务和主题,从思维、语言、素材等多个维度寻找连接点,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充分相结合,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紧扣核心素养,重视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实现两门学科的深度融合。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次活动联合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加深了教师对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这一理念的理解,更好地推进了跨学科学习的实践与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共同成长,为推动跨学科学习的深度开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dbdc2245538301982cb6330cbd66ce.jpg44d1cec5abc05caf2806d3fc74b03c8(1).jpg827501a6d1f60b298c116b9919ee002(1).jpge562039fee3d9ef968e34a0fd220e72(1).jpgce59224585781708e53b47b92bcf6ae(1).jpg

发布时间:2024-04-26 作者:彭乃奎 来源李亦晨  阅读量:

 
电 话:0512-68250177 传 真:0512-68255321 学校地址:苏州新区竹园路201号
 
苏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63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