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信箱
English  
首页| 关于苏外 | 新闻中心| 学部特色 | 学术科研 | 国际交流 | 教师队伍 | 党建文化 | 招生信息 | 家委会 | 校友会
 
  小学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部特色 > 小学部 > 德育之窗
 

大手拉小手 科普促成长

———三年级组科技节科普讲座

当食物成为气道杀手时,我们要如何实施生命的拥抱?

当心脏骤停呼唤无果时,我们要如何开启救命的神器?

每一个想要学习急救的念头,都是未来的你在向现在的自己呼救。

为了营造“人人识急救,人人可自救”的校园氛围,培养未成年人乐于施救、敢于施救、善于施救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学校急救育人体系,我校三年级组特邀请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于3月11日走进苏州外国语学校,举办“大手拉小手 科普促成长”苏州市中小学急救知识科普校园行活动。来自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技能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周金懿,用丰富图文、生动讲述、真实演练,为同学们展现了做一名合格的生命守护者,是何种姿态。

我国每年有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气道异物堵塞窒息而死的儿童近3000名。坚果、小个水果、大块肉类,甚至常见的学习用品,如橡皮、笔帽都可能会成为夺走生命的元凶。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法。它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抢救急性呼吸道阻塞的最有效方法,至少救活了10万生命。周主任分享了自己的真实案例,一次聚餐,他的岳父吃了连着鱼皮的大块鱼肉后,面部通红、瞠目结舌、手足无措,原来是这块鱼肉卡在咽喉上,堵住了气道,说时急那时快,周主任迅速从背后拦住岳父的腰,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了七八下,才让岳父的这块鱼肉冲上鼻腔,而后擤出。实践出真知,周主任在一次次救人的过程中,亲测海姆立克急救法,科学实用。

他还用同学们易学易记的“剪刀、石头、布”口诀,对腹部冲击手法进行了现场演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领会、掌握急救要领。施救者一腿成弓字型,从背后环抱住患者,用一只剪刀手张口闭合,放置脐上两横指处,接下来出石头,石头大拇指侧置于脐上两横指,最后用另外一只手出布,包裹住石头手,来进行一个快速的向上向内的腹部冲击,直至患者口中异物排出。

通常从发生窒息到心脏骤停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海姆里克当然是越早进行越好,是在与死神赛跑。现场,两位小同学踊跃上台进行实践演练,跟着苏州医学院的医学生哥哥姐姐,默念口诀、用手比划,认真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除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外,周主任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另外一种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自动体外除颤器也叫做AED,是一种易操作的便携式医疗设备,可被非专业人员用于拯救心源性猝死患者,为心脏骤停的病人获得及时救治提供了可能。

周主任边讲解边演示,“AED每步操作都有语音提示,同学们经过专业培训后就能掌握使用方法”。深入浅出的讲解、气氛热烈的互动提问大大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知。在场的每一位“小小医学生”或是积极提问,或是认真记录,他们说一定要认真掌握这些救命“绝技”。

危急关头,掌握急救知识只是第一步,从知道到会用、从会用到敢用之间,还需要勇气与实践。本次活动提升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和危难时刻施予援手的责任感,周主任表示,“当意外来临时做出正确判断、采取适当的自救和求救措施非常重要,小朋友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也能成为救人一命的“小英雄”。





发布时间:2024-03-13 作者:撰稿:孙丽娜 摄影:孙丽娜 来源  阅读量:

 
电 话:0512-68250177 传 真:0512-68255321 学校地址:苏州新区竹园路201号
 
苏州外国语学校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63986号